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一般怎么运用
在材料管理中,企业通常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或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核算。实际成本计价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而计划成本计价则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
在计划成本计价下,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具体账务处理分为四方面。首先,若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无需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其次,若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需同时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在库存材料的估价入账和下月初冲减方式中,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在发出原材料时,需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记录购入材料节约差异、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与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之和除以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与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之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乘以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进行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时,需注意购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条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表示方式,以及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最终计入成本费用的都是实际成本。此外,还需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账户,进行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的核算。
材料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包括价值量核算和实物量核算,可通过“两账分设”(账卡分设)或“两账合一”(账卡合一)方法进行。材料卡片账记录各种材料收发存的数量,材料明细账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明细核算。在途物资明细账通常采用横线登记法,反映购入物资的付款、收货情况。
综上所述,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方法各有适用场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