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应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掌握外部法规
知识结构:这一层次主要体现在熟知会计准则、税法、公司法、银行结算法规、外汇管理法规等方面。
实操能力:这一层的实操在企业财务部门基本都能找到,但是在会计、税务方面能力提升最快的办法还是去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人脉关系:这一层的外部关系基本是工商税务、银行、外管局、财税中介机构,而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人脉关系大多停留表面的工作层面,当然这也符合企业高效运作的原则。
这里是对“会计师”的通用定义,在事务所做审计、税务咨询服务或鉴证类业务,只需要在这一步工作即可。但在企业做财务,这远远不够,理臣君认为,在企业里最不可能发展成财务负责人的就是只精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财务人,因为企业在这些领域的问题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委托事务所解决。
二、经营管理相关技能
知识结构:从这里开始知识结构开始脱离传统会计专业的范畴,也是实说并没有第一步店小二技术性那么强。需要学习的更多是商业和管理学的知识。而且在信息化时代,财务人员的掌握信息能力也是至关紧要的。
实操能力:在这一步的财务工作中,各种职位都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实操能力的积累,虽然说有一些跟计划、分析相关的职位没有放在财务部门,但是这些部门并不是财会专业的的“财务预算”,他们的财务相关计划也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另外从这些工作开始需要修炼其他的技能,例如说谈判、影响说服、演讲、项目管理、关键利益方管理,因为管理就要是与人打交道,从这里开始还得学会做人。
人脉关系:这个时候人际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就是你必须有业务洞察力,也就是要了解公司其他部门的人,了解他们怎么做事以及学习他们专业的知识。从这里开始思维的变化开始放大。
这一步的你的工作重心还是怎么提高收入、降本增效这类事情。
三、精通投融资与资本运作
知识结构:这里更加接近金融以及管理学,需要懂一些司法。这些知识部分可以从考CPA和司法证考试中获得,比如财务管理中的企业估值、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决策等。当然这些纯靠考财会证书一般不能解决,得自学或参加金融方向的在职培训课程。
实操能力:这里的工作需要财务部门负责的一般只有融资模块,但投资并购相关的职位一般都是更加上层来负责的。尤其是那些大型集团公司,除了流动资金银行借款,财务总监甚至不需要参与融资。反倒是在那些需要股权融资及首次公开招募(IPO)的中小民企,财务总监反而有机会深度参与。
人脉关系:这里的相关工作,在企业内需要频繁和高管层及董事会沟通,在企业外你必须认识投行、券商、并购业务财务顾问、资本机构,为之后的IPO相关业务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和联营合营公司的合资方打交道。
四、战略管理
知识结构:如果是会计专业硕士,会有公司治理课程,但战略管理的知识需要从MBA或书籍中获取。比如开展新业务、进入新行业的商业模式研究、竞争定位、5年战略目标规划。
实操能力:财务部门一般不太可能负责战略管理的相关工作。因为这些工作一般是层面高管要琢磨的事,在执行层面很少涉及到,大的集团公司一般有专门的部门来制定公司的相关战略规划。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财务人员需要懂得这些呢?那是因为在不少国内私营公司,财务负责人通常要兼任秘书的角色。如果是上市公司,通常财务负责人是董事会成员,必须参与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和优化公司治理体系的决策。
而且财务负责人必须有将公司战略转化分解制定出财务战略的能力。比如原来公司的主业是A和B,现在未来5年要把B剥离、上市或引入战略投资方,此外要进入新行业C或在A板块内向下游延伸做新业务D。你得琢磨规划ABCD四个板块间的资金流动、如何为C和D配置资源,以及为了这个重大的业务组合变动如何调整目前财务部门的人才结构、财务各模块的管理模式。
人脉关系:和第三层差不多,这一层还要和一些管理咨询公司打交道。在你需要外部行业对标数据或新业务模式案例研究成果时,它们会给你支持。
小伙伴们应该明白各自的天花板在哪了吧?如果常年在这种大集团的经营单位做,那么得到的提升会很有限,只有脱离了集团的保护,去到那些可以自主决定发展方向、自己融资生存的公司,才能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
特别是30多岁的会计和财务主管们,别在35岁了还光顾着钻研那些知识和实操能力。很多知识等到用时现学是来不及的,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日常积累提早储备。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