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规如何做GRR
1. 针规生产过程中的GRR(测量系统分析)是为了确保产品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对于针规的检验,通常需要进行量测FAI(首件检验),无论使用的是针规还是塞规,GRR分析的目的是相同的。
3. 每个需要测量的尺寸都会对应一张GRR表格。在制造业中,产品的测量系统往往包含数十到数百个测试项目,这些都需要进行GRR分析。
4. 进行GRR分析的具体过程如下:
- 取10个针规样品,编号为1至10。
- 使用测量设备M,由三个不同的测量人员A、B、C进行测量。
- 测量人员A依次量测编号为1至10的针规样品,记录数据作为第一组GRR数据。
- 测量人员B重复上述过程,记录第二组数据。
- 测量人员C再次重复,记录第三组数据。
- 此过程循环进行,直到测量人员C完成编号为9的针规样品的测量,从而完成9组数据的收集。
5. 数据收集完成后,将其导入Mini-tab或Excel的GRR模板中进行分析。分析将得出针规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设备变差EV)、再现性(测量人员变差AV)、重复性和再现性(R&R)、零件变差(针规变差PV)以及总变差(TV)等数据。
6. 依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系统是否稳定。通常以%R&R(再现性百分比)的值作为参考。若%R&R在0%至10%之间,量测系统状况良好;若在10%至30%之间,系统状况可以接受但需改进;若%R&R超过30%,则系统必须进行改进。
7. 经验丰富的报告鉴定者不仅会分析上述变差值,还会参考变差图表的合理性来综合判断。
8. 尽管CPK(过程能力指数)较易达到要求,GRR的分析难度却相对较高。例如,某项目要求对两百多个测试设备进行近一百个测试项目的GRR分析,且所有项目的%R&R需在0%至10%之间。这样的GRR失败率较高,需要不断调试和改进测试设备。一个项目的GRR分析可能需要一个团队花费整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工作强度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