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科考生,第一志愿报低了非常不想去,很焦急,现在还有没有挽救的办法
志愿填报完成确认后,再无可能有任何挽救的办法。因此在这里想和考生朋友们交流交流志愿报低的事。
志愿填报完成确认后,再无可能有任何挽救的办法。因此在这里想和考生朋友们交流交流志愿报低的事。
很多家长和考生总认为考生压线进入一所高校是幸运的,这样没有浪费分数,如果自己分数比录取的高校分高很多,则认为自己志愿报低了。个人一直不认同这一观点。
压线被一所高校录取,那大概率录取的不是这所院校的好专业,这对于考生而言未必是好事。要知道有很多考生的志愿填报策略可是故意降低院校层次,为的就是保专业或地域。不然为什么会出现有211录取线比有的985高,也同样有一般本科录取线比有的211要高呢?
作为考生的第一志愿,报低了的可能性不大,在没有“冲”的前提下,当考生把某高校放在第一志愿,一定是看中了这所高校的某些因素,要么是很想学该校某些专业,要么看中了该校的地理位置等。
现在题主认为自己报低了,可能是感觉今年这所高校的录取分要比自己的分数低不少,或者感觉自己本可以录取更好的院校。
这真没必要纠结后悔,一方面如果考生录取还没结果,那是不是真低了还说不定;另一方面当结果出来后就更不必后悔自己报低了,这样的考生大有人在。
比如我省今年提前批投档结果出来了,浙大理科最低投档线584,那是不是说大量的考生都得后悔死?
从某方面说今年我省提前批填浙大的考生是幸运的,不管专业怎样,584能冲上浙大都值得(当然584未必能录取,我省提前批次投档比例为120%),但反过来说为什么今年浙大理科在安徽的提前批投档线如此低,原因就是浙大今年提前批放给安徽的专业很不好。
退一步讲,考生的第一志愿真填低并录取了(如果没被第一志愿录取那更没填低一说),甚至考生成为了该校录取学生中的最高分,试想,哪所院校录取没有一个最高分,那填低的考生大有人在。
从另一个侧面说,高分进一所高校未必是坏事。分高的同学在高校中是基础最好的,进入高校后只要自己把握好,保持自己的成绩,可能得到保研等机会会更容易。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道理。
所以对于题主来说,与其纠结后悔自己志愿填低了,不如调整心情去面对现实,接受新的挑战。
所以对于题主来说,与其纠结后悔自己志愿填低了,不如调整心情去面对现实,接受新的挑战。
。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