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交税金核算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法律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增值税帐务时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多交)增值税”和 “未交增值税”科目。缴纳本期增值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如果期末有本

法律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增值税帐务时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 “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多交)增值税”和 “未交增值税”科目。

缴纳本期增值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

如果期末有本期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则应转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如果某月缴纳前期累积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从其本身定义来看就是要全面反映本期、本 年累计上缴的增值税情况,而如今规定交纳上期的增值税要通过“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这样就使得“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不能全面反映本期、本 年累计上缴的增值税情况。此其一。

第二、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本期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都要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多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金 ——未交增值税”,这样期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就没有贷方余额,其借方余额反映的就是尚未抵扣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也就是说,取得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则不做处理;而本期应交未交完(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已交税额之和)的增值税额则要转出。

第三、增值税核算的内容比较多,故增值税核算的科目设计也比较细,这样就显得烦琐了一些,给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和会计考试都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既然能反映未抵扣的进项增值税,那么对于当期多交的增值税反映在其期末借方也未偿不可(毕竟两者反映的经济意义是一致的),对于当期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反映在其期末贷方,也很容易理解。而且这样一来,科目设置减少了,处理的环节也就相应减少了,也没有使增值税的会计核算的清晰性受到影响。

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条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第四条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第五条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六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第八条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第九条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1/2/23915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