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计算公式
税金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综合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教材中的税率是经推导换算后的综合税率。推导过程如下(以市区为例):
综合税率(%)
;
注*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是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收取的全部收入,还包括建筑、修缮、装饰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
当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时,亦包括所安装设备的价款。但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方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的,其营业额中不包括付给分包或转包方的价款。
副标题回答:
销项税额85000/1.17*17%=72649.57 *17%=12350.43
进项税额50000/1.17*17%=42735.04*17%=7264.96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大于500元,要再认证一些进项发票。
认证进项发票的税额=12350.43-7264.96-500=4585.47
不含税发票金额4585.47/0.17=26973.35
含税发票金额=26973.35*1.17=31558.82元
扩展资料: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必然不会在“税金及附加”核算。增值税只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只需要通过资产负债科目核算。如果进项税不能抵扣应该计入资产成本或费用,也不会计入“税金及附加”。
企业所得税是针对经营后所得征收的,而“税金及附加”核算的是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税费,“税金及附加”影响的是“营业利润”之前的损益,所以企业所得税也不在“税金及附加”核算,在“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核算。
另外,还有一些税费需计入资产成本,比如:车辆购置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耕地占用税等。
土地增值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销售产生的“土地增值税”计入“税金及附加”;转让已计入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不动产所产生的“土地增值税”应计入转让成本或清理成本。
税金可以分很多种。其中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税金就是居民税和所得税。
居民税(地方税)和所得税(国税)都是针 对个人收入所征收的税金,在收入金额认定等方面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它们也有不同 之处,比如说所得税是针对本年度的收入征收的税金,居民税是在下一年度针对前一年的收入征 收的税金,而且它们的税率等也是不同的。
税金,企业所得税法术语,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所提及的“税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部分。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等。税金由承包人负责缴纳。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