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测验评价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测验是其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工具,他研究发现,0至9岁的儿童处于前世俗阶段,他们的道德决策主要依赖于简单规则和后果。随着年龄增长,9至15岁的孩子进入习俗水平,这一阶段他们开始遵守社会约定和尊重权威。然而,16岁以上的个体在向后习俗阶段发展,

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测验是其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工具,他研究发现,0至9岁的儿童处于前世俗阶段,他们的道德决策主要依赖于简单规则和后果。随着年龄增长,9至15岁的孩子进入习俗水平,这一阶段他们开始遵守社会约定和尊重权威。然而,16岁以上的个体在向后习俗阶段发展,但这一阶段的达到者相对较少,通常遵循公正和原则而非仅遵从规则。

然而,科尔伯格早期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实验中,他发现成年人,包括大学生,达到阶段5和阶段6的并不多,且儿童的道德判断中存在回归现象,即道德观念并非按照预想的顺序发展。为此,科尔伯格在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对理论进行了修正,引入了过渡阶段,如阶段1和阶段2之间有过渡阶段1/2,阶段2和阶段3之间有过渡阶段2/3。尽管如此,他的核心阶段理论框架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即道德发展是一个有序但非线性的过程。

扩展资料

科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1/2/22383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