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孩子学习习惯很差,班主任应该怎样和家长交流
小学班主任跟家长沟通与交流的方法一、以礼待人
1、外塑形象,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他们从情感上能很快地接受你。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班主任来说,由于年轻,家长可能会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是一种轻视;对于刚接班的班主任而言,家长往往以一种并不信任而又挑剔的眼光去看你,在慢慢地观察你,试探你。
因此,我们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和素质去征服学生家长。不论是去家访还是家长到学校来了解情况,或是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外塑自己的形象,衣着得体大方,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虽然谁都知道现在不能“以貌取人”,但这样做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这同时也是对家长的尊重,使之能从心理上慢慢地接受你,进而信任你,支持和配合你。
2、待人有礼、热情,又要把握一定分寸。你的有礼,热情,会使家长认为你是一个很有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同时,要把握一定的分寸,不能让家长感觉到你缩手缩脚,唯唯诺诺,进而会轻视你。如:从我的了解中左扬老师这么处理过一起与家长沟通的事件,她班的李鸣谦同学,在班里应该算数一数二的调皮学生,非常好动,拿他妈妈的话说就是“陀螺屁股坐不稳”,经常是小错不断,大错一学期下来也不下几件,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对象。但每次与家长沟通都是彬彬有礼,以礼待人,做到热情大方,有分寸,家长多次反映到家长学校说左老师是一位热心的好老师。
3、约见家长要选择适当时机,最好事先约定时间。如:有时,解决学生问题需要家长协助时,家长一时抽不出身,却仍然坚持要家长来,家长很可能会在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有时家长来访,而自己又没时间接待,把家长晾在一边,只会导致家长牢骚满腹。这样的见面时机,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还会使矛盾激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