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辅导: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一、死亡的概念 死亡是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临床上,当病人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均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死亡。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认为大脑出现不可逆的破坏即脑死亡,则提示人的生命已经结束。作为脑死亡的诊断依
一、死亡的概念
死亡是指个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永久停止。临床上,当病人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而固定,所有反射均消失,心电波平直,即可宣布死亡。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认为大脑出现不可逆的破坏即脑死亡,则提示人的生命已经结束。作为脑死亡的诊断依据,基本沿用l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提出的四条标准: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自发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一)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
2.愤怒期——处于此期的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充满怨恨与嫉妒的心理,变得难以接近或不合作。
4.忧郁期——病人清楚地看到自己正接近死亡,表现出明显的忧郁和悲哀,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5.接受期——此期病人对死亡已有所准备,恐惧、焦虑、悲哀也许都已消失,显得平静安详,身心均已极度衰弱,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有的进入嗜睡状态。
1.否认期——护士与病人之间应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顺势诱导,给予关心和支持。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
3.协议期——此期的心理反应对病人是有利的,病人能配合检查并试图延长生命。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4.忧郁期——护士应多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病人表达其失落、悲哀的情绪,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并加强安全保护。
5.接受期——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应与病人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郑州一建是国企吗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