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论述题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设计讨论方式-分组讨论法教学实施的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去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根据这一原则,我选择了以下方式。方式一:小组内讨论,例如在学习《花的结构》一课时,对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这一问题

设计讨论方式-分组讨论法教学实施的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去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根据这一原则,我选择了以下方式。方式一:小组内讨论,例如在学习《花的结构》一课时,对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这一问题大家众口不一,为此我让每个小组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本组内的观点,并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方式二:小组讨论,在各组也有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派代表上台发言汇报结果,形成组内讨论,最后充分证明了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花冠的作用。方式三:小组讨论,个人自由发言,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形。一是课堂案例讨论,可采用随机抽取、举手回答、小组推荐三种方式。二是让同学在每个课堂前自由发言3~5分钟,一般以老师按照学号预先确定为主,同学自由发言为辅。方式四:小组辩论赛,一般针对某个社会分歧较大的热点问题开展分组讨论的指导-能推动学生的学习在分组讨论中教师适度指导十分必要,决定着学习的深度和走向,对于结果成功与否、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要把握好介入指导的时机和分寸,介入过早,学生未充分展开讨论就介入进来,往往扼杀了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认识,使优秀生丧失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困难生则产生了依赖心理。

反之,若介入过晚,在学生迷失方向或合作不得法而急需教师指导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帮助,往往会使学生处于盲目和无助状态,甚至偏离合作的目标和方向,影响学习效果。此外还要告诉学生要转变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合作交流技能和规则。

如: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意见、接纳别人的建设性的观点、学会说理和有效地解释自己的观点等。

注意评价方法-是提升分组讨论教学实施效果的内在要求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强调个体在整体中位置的竞争性评价,这种评价不利于大多数同学发展,我们应把"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最终目标和尺度。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

同时还应及时对整个小组学习做出鼓励性评价,让基础好的同学感到仅靠自己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成员,而基础差的同学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为动力,使小组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总之,通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展开分组讨论法学习,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交流能力达到发展,主体性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要求时间要充裕、讨论主题要明确、学生知识准备要充分等,同时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1/2/21221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