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旁窦开口正确的是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鼻旁窦开口正确的是: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又称副鼻窦

鼻旁窦开口正确的是: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

又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骨壁内的一些含气的腔,内表面覆以粘膜,借小孔通鼻腔。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鼻旁窦能温润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旁窦的粘膜感染发炎,其中以上颌窦炎最常见,因为上颌窦的开口在鼻腔的上部,因此渗出物容易潴留。

鼻旁窦与颅腔及眼眶有着十分密切的局部关系,鼻旁窦炎症时,常常导致颅内和眶的并发症。主要对发音起共鸣作用。此外,鼻旁窦具有丰富的血管,可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还有减轻颅重的作用。

X线、CT和MRI影像学技术在鼻腔鼻窦疾患的诊治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上,CT扫描常为鼻腔鼻窦疾患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冠状位高分辨率CT影像能较好地显示解剖变异和鼻窦炎。使用MRI检测鼻窦气体交换值得进一步研究。

鼻和鼻窦的CT检查

以冠状面扫描为基本位,一般以听眶线的垂直线为基准。听眶线即自外耳孔至眼外角的水平线,简称OM线。常规从外耳孔前2cm向前逐层扫描。该平面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最准确,所显示的解剖结构基本与功能性鼻内镜所见一致。

扫描角度:患者取俯卧位,颈过伸,从额窦前缘至筛房前缘与听眶线垂直的冠状面扫描;扫描层厚和层距:以3mm层厚、3mm层距为最佳,窦口鼻道复合体显示优良率可达100%;应用高分辨率的骨算法,窗宽2000~2500Hu,窗位100~300Hu,可同时显示骨及软组织变化。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1/2/20595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