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内控点的传递检验问题
高层建筑对垂直度要求严格,控制点传递到上层之后,必须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之前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稍加整理):
有一设计高度为150m的在建大楼,在其底层布设了边长为40m的正方形控制网,在每层施工放样时都将4个控制点投影到施工作业面(使用激光铅直仪,精度1/4万),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对投影控制点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内角和边长),问如何考虑边长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限差?
以这个问题为例,底层的4个控制点构成正方形,其边长为40m,4个内角均为90度。
如果没有测量误差,也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4个控制点分别用激光铅直仪向上投到某层后,依然是边长为40m的正方形,内角均为90度;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了,实际上,投点后这个图形会有变化。这时候就需要知道,变化在什么范围是合理的,这就是允许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则认为结果是正确的。
允许偏差值的大小与使用的仪器有关,常用的激光铅直仪,标称精度是1/4万,若用它往上投点,在40m高处的投点中误差是1mm,在80m高处的投点中误差是2mm。这里的1mm或2mm,表示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定概率下的误差范围。
这里以80m高处投点中误差2mm为例,来计算出投点允许偏差值:
一个控制点的投点中误差为2mm,相邻控制点的投点中误差也为2mm,则这两个投点边长中误差为:2mm 乘以根号2,计算出来是2.8mm,测量上通常取中误差的2倍作为限差(允许偏差),则这两个投点构成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值为5.6mm。这就是说,使用精度为1/4万的激光铅直仪,往80m高处分别投2个点,2点连线的边长误差在正负5.6mm(取整则为6mm)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是正确的。照此推算,若投点在40m高处,边长误差应在正负2.8mm(取整则为3mm)。如果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把2″转换成垂直精度,相当于1/10万,仍采用上面方法计算允许偏差即可。
投点后进行检验时,除了检验边长误差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还需要检验图形的角度变化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仍以上面的投影在80m高度为例,边长允许偏差为5.6mm,边长为40m,可计算出角度允许偏差约为:5.6*206265/40000=29秒。
为了保证投点正确可靠,一般要进行边长和角度两项检查,就是规范上说的图形检核。
要说明的是,不同高度上的允许偏差值是不同的,越高则允许偏差值越大,它不是定值。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