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板结构通长裂缝如果处理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30
钢筋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处理办法3.1 设计方面。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施工方面,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

钢筋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处理办法3.1 设计方面。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施工方面,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商品混凝土断而筋不断。

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商品混凝土时设置马登金筋,不踩负筋。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

在预埋电线管下加钢丝网,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

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

商品混凝土达不到1.2MPa 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

商砼站方面,保证按设计的坍落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

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

3.2 施工方面对裂缝小于0.2mm,但考虑到结构耐久性要求,对全部裂缝采用压力灌注结构胶进行封闭处理。

对于大于0.2mm 的裂缝除封闭处理外,于裂缝垂直方向粘贴碳纤维,间距100mm,并将两端封死。

碳纤维粘贴完毕后,应在碳布表面涂抹浸渍树脂并用水泥砂浆粉刷。

同时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3裂缝的控制虽然裂缝的处理日趋成熟,毕竟是一种被动的补救措施。

控制裂缝应该防患于未然,对裂缝及其引起钢筋混土结构损害的控制,需贯彻“防、放、抗”相结合治理的原则,从设计、材料、配合比及施工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

3. 1 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商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商品混凝土抗裂强度。或者在商品混凝土中加钢纤维,虽然造价会增加,但是效果非常明显。

3.2在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在振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充分又避免过度。

3. 3 商品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尤其需要防止在商品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商品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3. 4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避免在后浇处出现商品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

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商品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或造成结构的提前破坏。

3.5 预埋管线过多是不可避免的,应控制水电管线间距在40毫米以上,则避免了因管线过多造成的钢筋与商品混凝土粘结力下降。

对于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撑设置间距过大的问题,根据施工实践表明,楼面的负弯矩短筋的小马撑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 毫米,特别是对于中φ8一类细小钢筋,小马撑的间距应控制在600 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 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30/2/20157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