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朋友见面打招呼用什么礼仪
一、初次见面
- 询问姓名:使用“贵姓”、“上姓”或“尊姓”以示尊敬,对方通常回答“贱姓某。”
- 询问名字:问“台号”或“大号”,回答可能是“年幼无号”,或简单说“年幼”,或说“贱字某”等。
- 询问年纪:用“贵甲子?”询问,对方回答通常为“虚度(若干)岁”。
- 询问住址:问“府上住何方?”对方可能会回答“舍下某处”或“草舍某处”等。
二、朋友见面
- 家庭拜访:说“屡常惊动起居。乎销棚”,主人通常回答“幸蒙赐教,迎请不至。”
- 久别重逢:可以说“久违了。久违大教”,对方通常回答“不敢”。还可以继续客套一句:“常怀渴想,时常渴慕。”,对方回应:“彼此彼此。”
三、与官员见面
- 询问职位:问“老大人贵职?”对方回答“某职”。
- 询问治理地方:问“贵治何处?”对方答说:“某处。”
四、与老师见面
- 询问书院地址:问“设帐何处?”
- 询问学生数量:问“高徒几位?”或“门人几位?”
五、与文人见面
- 询问研究经典:问“治何经?”
六、与武官见面
- 询问军营位置:问:“营扎何处?”对方回答:“营在某处。”
- 询问士兵数量:问:“帐下几人?”对方回答:“小卒几人。”
- 寒暄技能:可以说“久闻弓马精熟。”,对方回答:“有失习学,未曾操演。”
七、与农夫见面
- 询问庄稼情况:问“目今年田禾如何?”农夫会答“甚好”或“平常”。
- 询问收成:问“今年宝庄收成如何?”农夫可答“甚好”或“比去年稍可”。
- 询问米价:问“目下米价贵贱?”答曰:“价若干。”
扩展资料:
- 古代人打招呼时,通常不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这是不礼貌的。他们通常会称呼对方的号或姓加上官职,例如称呼李鸿章为“李鸿章大人”。
- 对方身份不同,称呼也不同。如皇族则称“陛下”。
- 称呼自己时,可以使用“鄙人”、“愚”等词语表示谦虚。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别被电视剧骗了:古代皇家其实是这样打招呼、凤凰网-古人打招呼为什么要抱拳作揖?是有什么讲究呢?、赞叹古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