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
第一,对绩效管理需要厘清以下几点:
1. 要充分地认识到:HR、管理者和老板所谈的绩效管理是不同的。
HR:MBO、KPI、OKR、BSC等绩效考核手段;
管理者:如何考核、如何管理、如何监督;
老板:业务增长缓速但成本上升过快,如何采用更好的管理方式让员工的收入与贡献挂钩。
2. 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工具,作为管理工具,那么他对于企业而言是用作于业绩的提升,以及辅助业绩的提升:如流程优化,基础管理建设,人才培养等等。
3. 绩效管理是针对于人的管理,有属于自己的高收益,高风险性,毕竟绩效管理触动最多的是各人的利益,权责,绩效管理就是用利益权责作为驱动。
4. 绩效管理是通过约束性,激励性,这两个属性带动的,一个完善的绩效体系能够通过这两个属性建立企业运行的导向,乃至于文化。
第二,当前企业绩效管理运行中存在的普遍性困惑、难点:
1. 完美主义害死人。
绩效体系的完美程度和实际效果成反比。过于完美,各扫门前雪;绩效会有激励,造成费用上升。
2. 填表游戏玩的嗨。
考核指标中有一个思想: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一定要细化。
执行者曲解上述这句话的意思,会想尽办法的设计题目,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在领导的眼里,管理体系趋于流程化。
3. 扯皮扯出新高度。
目标制定者单纯追求面面俱到,却忽略对自身信息采集方式的完善,以及对不同岗位目标权重的修正等环节。
有些员工一旦掌握考核的精髓之后,会刻意调整自己的工作、待人方式,以此获取高分,造成扯皮现象的加剧。
第三、针对绩效管理上述问题,提出绩效变革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 短平快
短平快的评价方式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例如,是否可考虑采用周考核的管理方式?
2. 价值观
例如,阿里一个重要的考核权重,价值观考核。只招聘有共同梦想的人,只奖励共同奋斗的人。
3. 高定位
绩效管理要从过去的单一思维上升到系统性的整体思维。从公司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的角度对绩效管理加以规划。
要想绩效做的好,领导重视很重要,要想绩效做的好,定位一定放的高。
4. 分工好
考核是公司的整体行为,不应只依靠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经理在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基础上,必须履行合作伙伴的角色,共同管理员工,围绕公司目标提升部门和员工的绩效。HR要提升整体效能,实现战略价值,必须效仿军区到战区的改革,使从原来的“驻地防守”转型到“超越本土的攻守结合”。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能走出人力资源部门,要能深入一线部门,针对各业务部门的需求,提供系统的针对各业务部门特点的个性化HR解决方案,帮助各业务部门最终在战略目标的实现上成功。
5. 多培训
不能指望着马跑但是不给马吃草。既要多开展培训,还应对培训进行有效评估,确保参加培训的员工实现认知转移、行为改变,最终达到绩效提升的最终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