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的意义
会计主体的意义介绍如下: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单位,一个会计主体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任何单位或组织。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明确了会计主体反映和控制的空间范围,帮助会计人员在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时做出合理推论。
此外,这一假设还有助于区分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决策制定。也就是说,将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区分开来有助于更精准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经济决策。同时,会计主体假设也明确了经济权利和责任的归属主体,使得企业能够对其经济活动和经济状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和控制。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是将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区分开来有助于更好地做决策。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也就是实的空间,即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各有关方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日益多样复杂化,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
一方面,在网络化的经济中,公司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延伸,产生了虚、实两个并存的空间。佣上公司N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物理空间的概念,构成了媒体空间,使得一项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资金也可以瞬时联结在一起工作。
他们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地重构分合,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的领域。另一方面,许多上市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有许多合资企业、关联企业和联营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松散联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兼并等手段整合,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解散联盟。
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
所有的经济理论都来源和服务于经济实践活动,并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会计假设亦不例外。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经营主体的概念,其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发展有直接联系。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大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独资或合伙企业。
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康美达合营公司,15世纪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冒险性公司都是合伙组织,它们客观上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外的经济实体,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
因为在法律上,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独立法人,它们的资产和负债仍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业主、合伙人对此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会计上必须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