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老奶奶因不想打牌摆摊30年,长时间玩这种东西真的会上瘾吗
打牌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一种娱乐活动,喜欢打牌有多种原因。其一,喜欢打牌时的思考以及娱乐性,单纯喜欢这种游戏.其二,不是为了打牌而打牌,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是喜欢借此消磨时间或者和牌友聊聊天交流交流,逢年过节玩玩呗。
儿时对打牌的记忆:
我老爸爱打牌,过年过节遇亲朋好友必会兴趣盎然,甚至通宵达旦。小时候过春节,一般都会去姨妈姑妈外婆家拜年,我喜欢跟着老爸出去玩,(老妈要在家里看店经营店铺,一般很少外出)。跟小朋友们玩完后,我就坐老爸边上,大人打牌,我在一边感受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人情味,还有村里夜深人静的深邃。同时,我脑袋里幻想着很多东西直到靠在老爸胳膊上睡着。
打牌,是大人之间情感联络的桥梁之一。
中学时代对打牌的记忆:
从以前的老鼠搬家,到跑得快,到K510(读:K五十,湖南地方的一种扑克牌玩法)。有姐姐教我,其他玩伴教我,也有老妈教我。每到暑假,酷暑难耐,家里店铺365天不关门,那时也没午睡习惯,午饭后,切一西瓜,和三姐(或其他玩伴)、妈,三个或四个人就开始玩牌,一般是打K510。为了更有趣,一般会打点零花钱,一毛两毛那种。
有时我会输,也会赢。输的时候,会摔牌,会气急败坏。赢的时候,会很开心,会得意忘形。
打牌,是我发育成长期原有性格的一面镜子。
大学时期到毕业后5年对打牌的记忆:
身边出现了因为打牌而出现家庭矛盾甚至破裂的案例。老妈有时在我放假回家时也会说起老爸打牌不懂体贴照顾家庭和店铺,只顾自己在外打牌玩乐而心生抱怨和郁闷。逢年过节,亲戚朋友聚会,仍旧少不了打牌这一娱乐项目。但,我从来不上桌,从来不参与。甚至极其阻拦别人打牌。所以,也就只会打小时候学会的那三种牌。桥牌、麻将和斗牛炸金花对我而言,只是听听而言,简直是我此生不可能去学的事。也许有受周边案例影响,也有自己不感兴趣不想钻研牌技因素。
打牌,是一件负面远大于正面的破坏性的娱乐活动,无兴趣,甚至排斥和阻止。
毕业5年到上周对打牌的记忆:
逢年过节,愿意陪家人打一下,纯属陪伴家人可实行度最高的父母收益最大化的一项节目。即便牌技真的很水,经常打错牌,经常挨骂,父母能娱乐开心,也值。也打的极少,一年打的次数,可以用10个手指头数得过来。
打牌,是陪伴父母的一个轻松有效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