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wallex·贸易术语篇 | INCOTERMS 2020版11种国际贸易术语与海关报关单成交方式的对应关系详解!
贸易术语概述:
贸易术语(Trad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描述了货物由卖方交付给买方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成本和风险。它们是国际贸易中表示价格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海关报关单填制的成交方式紧密相关。
贸易术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说明商品价格的构成,以及确定交货条件,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划分。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分处不同国家,交易过程复杂,涉及费用、风险和责任的明确划分能有效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
INCOTERMS 2020版11种贸易术语简介:
INCOTERMS 2020包括11种贸易术语,根据适用的运输方式分为两大类。
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包括:EXW、FCA、CPT、CIP、DAP、DPU、DDP。这些术语下,卖方的责任从最小(EXW)到最大(DDP)逐渐增加,具体包括交货地点、费用承担、风险转移等方面。
适用于海运及内河水运的术语包括:FAS、FOB、CFR、CIF。这些术语主要涉及海运和内河运输场景,其中FOB和CIF等术语中,卖方需承担出口清关,而买方则需承担从装船点到目的港的风险和费用。
国际贸易术语与报关单“成交方式”的对应关系: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要求根据实际成交价格条款选择填写相应的成交方式代码。无实际进出境的,进口填CIF价,出口填FOB价。在2020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规则》中,11种术语对应报关单“成交方式”关系及“运费”、“保费”填报规范详细说明了费用的包含与不包含情况,以确保报关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正确理解和应用贸易术语,买卖双方可以明确交易中的费用、风险和责任分配,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高效、顺利进行。正确填写报关单的“成交方式”和相关费用栏,有助于确保海关关税、退税等程序的准确执行。以上内容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熟悉和应用贸易术语和报关规则有着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