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杠杆系数的公式
在经营活动中,固定成本的存在导致销售量的变化会对利润产生放大效应,这种效应被称为经营杠杆效应。经营杠杆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
1. 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它是衡量企业息税前盈余(EBIT)对销售量变动敏感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DOL = (△EBIT / EBIT) ÷ (△Q / Q)。
- △EBIT:息税前盈余的变动额。
- EBIT:基期的息税前盈余。
- △Q:销售量的变动。
- Q:基期的销售量。
2.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DOL是一个倍数,表明销售量每变动1%,息税前利润将变动多少百分比。
3. 成本-销量-利润关系的简化假设下,可以推导出两个导出公式:
- DOLq = Q × (P - V) / [Q × (P - V) - F],其中:
- DOLq:销售量为Q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 P:产品单位销售价格。
- V:产品单位变动成本。
- F:总固定成本。
- DOLs = (S - VC) / (S - VC - F),其中:
- DOLs:销售额为S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 S:销售额。
- VC:变动成本总额。
4. 经营杠杆系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边际贡献 / 息税前利润。
5. 经营杠杆效应的解析:
- 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显示了销售变动导致的利润变动的倍数效应。因此,销售量变动后的EBIT = 销售量变动前的EBIT × (1 + DOL × 销售量变动百分比)。
- 固定成本不变时,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 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包括增加销售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但这些方法往往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