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百姓是什么意思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黎民百姓是指普通百姓的意思。黎民百姓,汉语成语,黎民百姓这个说法是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的俗称,出自《隋唐演义》。示例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7回:“那六街三市勋卫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与民同乐。”关于对普通老百姓的称呼和叫法,随着历史的推演也不断发生变

黎民百姓是指普通百姓的意思。

黎民百姓,汉语成语,黎民百姓这个说法是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的俗称,出自《隋唐演义》。示例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7回:“那六街三市勋卫宰臣,黎民百姓,奉天子之命,与民同乐。”

关于对普通老百姓的称呼和叫法,随着历史的推演也不断发生变化,一开始称为百姓,“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黎明百姓的由来是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百姓的史料记载

“百姓”最初是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总称。如《国语·楚语》载:“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而“黎民”则是奴隶。他们没有家室,也无姓氏,并被刺瞎一目作为特有的标记。他们甚至可以被奴隶主作用人牲,杀死以祭神或殉葬。

古时,鬲为炊器,又为葬礼中用的陪葬器皿,故“黎民”也被称作“人鬲”。如《令簋》记:“姜商(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蔡沈集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这里所说的“民首皆黑”,即是“墨面”、“黔首”之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黎民百姓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9/2/16074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