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施工总布置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混凝土坝运输浇筑方案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1)运输效率高,成本低,转运次数少,不易分离,易保证质量;(2)起重设备能够控制整个建筑的浇筑部位;(3)主要设备型号单一,性能良好,配套设备能使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满足高峰浇筑强度的要求;(5)除满足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外,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承担模板、钢筋、金属结构及仓面小型机具的吊运工作;(6)在工作范围内能连续工作,设备利用率高,不压浇筑块,不因压块而延误浇筑工期。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案选择的基本步骤是:(1)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布置和施工条件,拟出各种可能的方案;(2)初步分析后,选择几个主要方案;(3)根据总进度要求,对主要方案进行各种主要机械设备选型和需要数量的计算,进行布置,并论证实现总进度的可能性;(4)对主要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综合方案的主要优缺点;(5)最后选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及设备供应现实的方案。2.论述施工总布置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答:施工总布置的编制方法和步骤讨论如下:(1)收集和分析基本资料,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1.施工场区地形图.2.拟建水工枢纽的布置图.3.可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建筑、加工制造、修配、运输等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及其发展规划4.现有水陆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过能力5.水电以及其他动力供应条件6.当地建筑材料及生活物资供应情况7.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土质资料8.施工场区土地状况和征地有关问题9.河流水文资料、当地气象资料10.施工场地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要求11.规划设计各专业设计成果。(2)确定临建项目及规模估计,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施工条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编拟临建工程项目清单,以及其他各方面情况。(3)施工场地选择,当有多处可供选择作为施工场地的地段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为有利的地段作为施工场地。(4)选择场内外运输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应在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区现有交通运输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施工特性分析、计算货运量及运输强度,结合具体的枢纽布置、地形条件、施工条件,通盘考虑,综合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5)进行施工场地区域规划,施工场地区域规划是解决施工总体布置的关键,要着重研究解决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在工程施工实行分项承包的情况下,尤其要做好区域规划,明确划分承包单位的施工场地范围,并按规划要求进行布置,使得既有各自的活动区域,又能避免互相干扰。(6)分区布置,即在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后,进行各项临时设施的具体布置。(7)根据比较和选定合理方案,即根据布置内容,通常提出若干个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确定重点和一般项目,通过定量和定性比较对提出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选定方案,绘制施工总布置图。3.如何选择地基处理的方法?答:地基处理就是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来减少或者消除地基的某些天然缺陷,改善和提高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地基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性、抗渗性及稳定性,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正常运行。由于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和地基的地质条件不同,地基处理工程的种类很多,按处理的方法可分为灌浆、防渗强、桩基、预应力锚固和开挖回填等。对于一些复盖层、软基、风化破碎有缺陷的岩层可进行了开挖处理;为了提高地基的整体性、均匀性、承载能力、减少地基的渗流量,降低坝底的扬压力以及坝体混凝土和地基之间的结合能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必可以进行灌浆处理;为了加强地基、边坡或者地基与基础之间的抗拉、抗剪强度和岩体的力学性质可以对其进行预应力锚固;为了解决防渗、防冲、加固、承重及地下截流可对其进行了防渗墙施工;4.地基为什么要进行开挖处理?开挖后的地基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答:进行开挖处理就是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岩层,如覆盖层、风化破碎带、节理发育层与裂隙、软弱结构面特别是缓倾角泥化夹层,易风化的页岩和黏土页岩等挖掉,以便进行施工,所以要进行开挖处理。开挖后的地基要满足以下要求:(1)基坑开挖要避免形成高边坡、深槽壁,要求基岩面比较平整,高差不宜太大,并尽可能向上游倾斜,同时考虑不同坝型的要求;(2)对于重力坝,开挖以后的基岩面比较平整,高差不宜太大,无棱角,无反坡,并尽可能略向上游倾斜;对于拱坝,除了和重力坝相同的要求以外,还要注意拱座面的开挖应与拱的推力方向垂直。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