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分尸”这个刑法在古代存在吗
在中国古代,有着很多残酷的刑罚,比如剥皮,腰斩,车裂,凌迟处死,炮烙,人彘等。这些刑罚非常的残酷,经常令人闻风丧胆。那么“五马分尸”这个刑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吗?这个刑罚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给哪些犯人使用的呢?
“五马分尸”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用绳子绑住拴在马上,然后马向各个方向走来分裂人的头和四肢。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有人说,自从汉景帝更改刑法后,以前一些死刑的真相慢慢慢慢被人忘记,最终失传。后人们就随意篡改,比如在《南燕录》中记载“车裂嵩于东门之外”一句,在《太平御览》中已被改为“五车裂之”,后来影印本中又变成了“以五车裂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历史的真相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还有一些民间文学之类的,不断对其更改,就如《东周列国志》说高渠弥和商鞅被“五牛分尸”,这种说法是五马分尸俗说的近源,什么时候五牛被五马取代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现代大家都默认为是五马分尸。然而,在历代的《刑法志》当中都记载有车裂,但却找不到五马分尸这种刑法,那么车裂究竟是不是五马分尸呢?
车裂又称辕刑、辗裂,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载有:辗,车裂人也。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们从中可以知道,车裂中的“车”指的并不是马车,而是一些尖锐的兵器。
那么这种酷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用在什么样的人身上呢?在战国中期的政治家商鞅,曾帮助过秦孝公进行两次改革,为秦国兵强国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却惹怒了旧贵族。后来秦孝公死后,太子秦惠王即位,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诬陷商鞅谋反,最后秦惠王用车裂之刑将商鞅处死了。
再到嬴政时期,太后宠爱谬毒,后来因为酒后失言自知罪无可恕便起兵叛乱。秦王最终将他捉住予以车裂之刑。历史上还有很多人都是死于车裂之刑,这些人一般都是犯了不可饶恕之罪,才会被施以酷刑。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