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学习心理学的罗杰斯积极人性假设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8
罗杰斯对人性有一种深沉的信任。与弗洛伊德相似,罗杰斯认为,人有其本性,人生而有一些特定的心理倾向;他说:“我没有发觉人在其基本属性上全然没有本性,人不是白板,可以在上面任意涂写。”而且,与弗洛伊德一样,罗杰斯极其强调这种先天的动力倾向对人的作用,指其为推动

罗杰斯对人性有一种深沉的信任。与弗洛伊德相似,罗杰斯认为,人有其本性,人生而有一些特定的心理倾向;他说:“我没有发觉人在其基本属性上全然没有本性,人不是白板,可以在上面任意涂写。”而且,与弗洛伊德一样,罗杰斯极其强调这种先天的动力倾向对人的作用,指其为推动和决定人类行为的原始的、基本的动机;认为这种基本的心理欲求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决定着个体是否幸福,以及是否心理健康。然而,与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性不可信赖不同,罗杰斯认为人性本身是好的,健康的,或者最起码并非坏的、病态的。他确信,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创造,具有建设性,以及需要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的;人的最深层次里“潜伏着极其积极的方向”,即“积极性、建设性、或向自我实现而迈进、向成熟、向社会化而成长等等”。罗杰斯把精神健康视作人生正常的发展结果,而精神病态、犯罪以及其它的“有问题的人生”则是人的自然趋向被剥夺的后果。

实现趋向:罗杰斯以“实现趋向”(“actualizing tendency”)来定义人的本性。实现趋向是存在于每一生命体身上的追求自身潜能最大化、追求生存状态最优化的内在动机,是人的紧张、需要、创造性、追求快乐等的源动力。“每个有机体都有一种保持自己,如有可能的话增强自己,最终要再生自己的趋向。对我来说,这一趋向成长,趋向保持和增强有机体的基本趋向,是所有动机的核心。”这种实现趋向可能被歪曲,而不可能被消灭,除非机体被消灭。同时,实现趋向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不是有机体某一部分、某个特别的器官的机能。只有在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只有在有机体是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个体的时候,它的实现趋向才会最强烈地展现出来。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8/2/12420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