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收获什么
上一篇我们谈到,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育儿的本质,要弄清楚什么是家庭教育?
归根结底,是要清楚,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什么。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对家庭教育的定义就是强调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
这里的健康,其实分为两种健康:生理健康和思维健康。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生理健康在我们国家是不用发愁的。但是,家长们往往忽略掉孩子的思维健康。
什么是思维健康?笼统的说,我们可以说是孩子为人处世、面对问题、面对学习、与人沟通等方面都能够有良好的表现,能够有效的应对生存活动中的不同事物。
如果一个孩子思维呈现健康表现,那么孩子应对问题,就能够主动分析、积极想办法应对;
如果一个孩子思维健康,那么孩子在生活中,不仅会把物品整理的井井有条,还会把自己的事情有效的安排;
如果一个孩子思维健康,那么他就会维持良好的习惯,看到有助于自己和家人的习惯,就想要学习和模仿;
如果一个孩子思维健康,那么他不会只关注自己,而是会把目光关注家庭事务,关注家庭成员
……
所以我们说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应该收获或者说获得什么?其实应该是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思维。
从生理上来说,就是让孩子在家庭中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医学常识。
从思维层面讲,
是要让孩子能够积累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的基础信息,这样孩子在未来长大的时候,就拥有认识和解读这个世界的丰富的体验和逻辑;
是让孩子学会分析与辨别能力,比如,当察觉他人身上有好的品质,能够思考这件事情适不适合自己,如果持续去做会对家庭有什么样的帮助;当察觉他人有不好的特质,怎么将其消除,或者屏蔽它的影响。
是让孩子收获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让孩子建立分析意识,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积极独立的拆解和应对,不要什么事情都等着父母等着他人去分析;
是让孩子拥有秩序的沟通能力,这样孩子在面对他人的时候,能够准确而有力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是让孩子学会承担,懂得每一件生活中的事情,都是和家庭成员紧密相联的
是让孩子学会控制,明白规则,因为规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生活,少走弯路,规避风险,遇到危险有防范意识,甚至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中。
这些都是生存的基础,是孩子获得其他优良品质的基石。
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一定是建立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的。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优秀的人生,报班,培养孩子技能,只能算是为孩子镀一层金,但是内涵是金子还是废土,决定了孩子未来幸福与否。
家长们在带孩子去选择辅导班、课程的时候,一定不能焦虑,不能没有思考的从众。要看看孩子的思维基础是不是已经构建齐全。如果给孩子报名某项培训,要仔细分析利弊,让孩子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收获有助于成长的元素。报名再多的培训,如果思维基础没有构建齐全,孩子也没有办法将所学作用于自己的人生,从而收获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