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玛古猿跟南方古猿直立人有何不同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8
腊玛古猿 类化石由于形态上存在差异和时代上有先后,因此往往被研究者分为不同的种。如腊玛古猿威克种(Ramapithecus wickeri)、腊玛古猿旁遮普种(R.punjabicus)和腊玛古猿禄丰种(R. lufengensis)等。 腊玛古猿的形态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古猿类来是较纤细的,而且具有较多的似

腊玛古猿 类化石由于形态上存在差异和时代上有先后,因此往往被研究者分为不同的种。如腊玛古猿威克种(Ramapithecus wickeri)、腊玛古猿旁遮普种(R.punjabicus)和腊玛古猿禄丰种(R. lufengensis)等。 腊玛古猿的形态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古猿类来是较纤细的,而且具有较多的似人的性质。它们的头骨没有矢状脊或很弱;左右颞脊不太突起,在颅顶中部并不汇合;两侧的眶上脊弱而且分离;眶间隔很宽;整个面部显得较短;上颌齿弓呈近“V”字形。下颌骨比较浅;下颌齿弓呈各种“V”字形的变体,上内侧门齿的唇舌径特别大,上外侧门齿特别小,在尺寸上几乎只有内侧门齿的一半;下内、外侧门齿的大小几乎相等;上、下犬齿都比较小;下第三前臼齿已分化出双齿尖;下第三臼齿常带有两个附尖,即下后附尖和第六齿尖;臼齿的咬合面釉质较厚,有较复杂的皱纹。 南方古猿 和一般猿类的区别有很多方面。南方古猿的门齿很小,甚至比现代人的都小,而猿类的门齿比较大。南方古猿的前臼齿属双尖型,臼齿咀嚼面上的形态,也与人类相同。再从完整的齿弓看,南方古猿的齿弓作抛物线形,两侧向后外张开,与人的齿弓形状相同,而猿的齿弓呈侧U形,两侧平行。从头骨形态看,南方古猿的头骨圆隆,颅顶远比猿类高,头骨后部的枕外隆起和颅底枕骨大孔的位置也与人颇为相似;而猿类的枕骨大孔的位置虽在颅底,但却斜向后方。南方古猿的枕骨大孔的位置在颅底,显示颈部是垂直的,表明其两足已具备直立行走的姿势,南方古猿的腿骨也像人的一样,显示其能直立行走。而猿类的枕骨大孔后斜,表明其身体前倾,不具备直立行走的条件。一般认为,早期南方古猿在上新世与更新世之交分成两支发展。一支向粗壮型进化至更新世中期绝灭,另一支纤细型则向着现代人方向演化。

记得采纳啊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8/2/12122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