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危害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7
一氧化碳(CO),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极具毒性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Hb)和肌红蛋白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输送氧气至全身。但当空气中CO浓度过高时,它会优先与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

一氧化碳(CO),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极具毒性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Hb)和肌红蛋白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在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输送氧气至全身。但当空气中CO浓度过高时,它会优先与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其结合力远大于氧气,且COHB的解离速度仅为O2HB的1/360。

一氧化碳对身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浓度和暴露时间。血液中COHB含量与空气中CO浓度成正比,高浓度下可能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影响心脏和大脑最为显著。CO中毒初期可能引起行动迟缓和意识模糊,如浓度达到30ppm,可导致视力和听力障碍;当COHB达到10%以上,会引发严重中毒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等。CO对心脏的影响也显著,高浓度下可能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和心肌供氧不足,甚至引发动脉硬化和心绞痛。

即使停止吸入高浓度CO,肌肉中积累的CO仍可能导致数日内肌肉无力。大脑皮层是CO伤害最严重的地方,可能导致脑组织损伤。各国对CO的限值标准有所规定,美国将COHB不超过2%作为安全标准,中国则规定日平均浓度不超过1毫克/立方米,一次性测定最高容许浓度为3毫克/立方米。

正常人体内COHB含量约为0.5%,超过10%即可能中毒,25%~30%出现症状,70%会导致立即死亡。深度中毒者会出现脑水肿、心肌损伤等严重症状,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春节期间,长沙因取暖设施不当导致的CO中毒案例频发,警示人们在保暖的同时,务必注意通风,防范这一隐形杀手。

扩展资料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7/2/9720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