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记在佛学中什么意思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7
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其中无记指的是那些既非善也非不善的法。由于这类法不能被归类为善或恶,因此得名无记。无记法不招感异熟果,即不会导致善恶的果报,所以被称为无记。这种解释主要适用于有漏法,并不是普遍接受的观点。成为无记之法,称为无记法;相对于此

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其中无记指的是那些既非善也非不善的法。由于这类法不能被归类为善或恶,因此得名无记。无记法不招感异熟果,即不会导致善恶的果报,所以被称为无记。这种解释主要适用于有漏法,并不是普遍接受的观点。成为无记之法,称为无记法;相对于此,成为善或不善之法,则称为有记法。

无记分为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两种。有覆无记指的是那些虽然无记,但能遮盖圣道、蔽塞心性的法,例如上二界的烦恼以及欲界的烦恼如身见、边见等。无覆无记,也称为净无记,是指纯粹的无记法,它们不会遮盖圣道,蔽塞心性,因此被认为是清净的。

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分为四种:(1)异熟无记,指的是由前世业因招感的果报之心,即异熟生心和报生心。(2)威仪无记,又称为威仪路无记,是指引发行住坐卧等威仪动作的心或与这些动作相关的心。(3)工巧无记,又称为工巧处无记,是指从事身体或语言工巧(如工作、绘画、诗歌等)的心或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心。(4)通果无记,又称为变化无记,是指能够引起入定或神通自在作用的心。

除了这四种,还有自性无记(如山河大地的色香味触)和胜义无记(虚空及非择灭之二无为法),以及有覆无记,合称为七无记。

在唯识宗中,所有无记法被分为四类:能变无记(如心、心所)、所变无记(如色法与种子)、分位无记(如不相应行法)和胜义无记。成实论卷八称隐没无记性烦恼为无记。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7/2/9195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