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禹廷的自治理论的出发点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7
彭禹廷自治理论的出发点,是强调中国农村社会没有明显的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他认为,中国经济落后且正日益衰落,无论是富农还是贫农都在急剧破产,只有大穷、小穷之分,而绝无严格的阶级之别。彭禹廷说,我们全县六万多家,没有一家不苦,这都是十多年来土匪、匪式军队闹的下

彭禹廷自治理论的出发点,是强调中国农村社会没有明显的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他认为,中国经济落后且正日益衰落,无论是富农还是贫农都在急剧破产,只有大穷、小穷之分,而绝无严格的阶级之别。彭禹廷说,我们全县六万多家,没有一家不苦,这都是十多年来土匪、匪式军队闹的下场,不过有大苦小苦之分罢了。所以,中国农村社会只有大穷——贫雇农;小穷——大小地主之分,而无所谓阶级,无论是地主、富农,还是贫雇农都是处于土匪、洋匪(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压迫剥削之下的穷苦者而已。在反抗这些压迫者的斗争中,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基于这种认识,彭禹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治理论。他认为,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在世界革命的风潮中涌现出了三个伟大人物——列宁、甘地、孙中山。他们都进行了打倒帝国主义和拯救人类的伟大事业。但他们三人进行斗争的方法有所不同。甘地身处殖民地国家,他采取了不抵抗不合作的办法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这是由印度的国情所决定的。俄国的列宁采取的是马克思主义,是急进的办法,而孙中山则是采取了三民主义的办法,是缓进的。彭禹廷曾说过,欧美式的代议制度,我国试验失败了,代议士都成了猪仔,没有一点成绩,中国是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路,我们是农业社会,原来就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路子,用不着共产,也就更谈不上走共产主义的路。因此,彭禹廷在三个伟人采取的办法中,选择了他认为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三民主义。救中国必须走三民主义的路,救镇平自然也要走三民主义的路。他依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了“缩小的三民主义”,即“地方主义”或称“自救主义”,根据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提出了“自卫、自治、自富”的三自主义。彭禹廷自治思想的核心就是“地方主义”,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力图通过地方自治,以自卫、自治、自富为手段来拯救农村,拯救中国,最终实现三民主义。

地方主义,彭禹廷称之为“缩小的三民主义”。他认为,孙中山提倡国民革命,是以三民主义为工具的,我们的地方革命既然是由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来的,我们的主义,自然也离不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我们整个地拿来运用,似乎不甚相宜,所以,我们必须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缩成一县的“三民主义”,拯救镇平,非研究镇平的三民主义不可。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7/2/9020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