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制造业会计大们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7
制造业企业在结转成本时,尤其是涉及到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分配,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合理性: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区分:•直接成本:与特定产品或生产批次直接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用于生产特定产品的原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

制造业企业在结转成本时,尤其是涉及到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分配,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合理性:

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区分:

•直接成本:与特定产品或生产批次直接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用于生产特定产品的原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直接制造费用(如直接耗用的燃料、动力等)。这些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具体的产品,应直接计入相应产品的成本。

•间接成本:不能直接与某个特定产品或生产批次关联的成本,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照明、取暖等公用设施费用。这些成本通常通过一定的分配标准(如工时、产量、直接人工成本比例等)分摊到各个产品。

2. 成本计算方法选择:

•分步法:适用于多步骤连续生产或大批量流水线作业的企业。在这种方法下,成本按照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装配等)逐步累积,每个步骤结束时,其成本转入下一个步骤或作为在产品成本保存,直至产品最终完工。

•分批法: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程度高的企业。每一批次产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完工,所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归集到该批次,待批次完工后结转成本。

•品种法:适用于大量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所有产品的成本按统一的标准(如直接人工小时数、机器工时数、直接材料消耗量等)进行分配,不考虑生产批次。

3. 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成本分配:

•约当产量法:对于包含在产品的情况,可以使用约当产量法来计算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基于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将其折算成相当于多少个完整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这个比例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在产品和完工产品。

•定额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预先设定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的标准消耗量和单价,以此为基础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即成本差异)单独核算,用于后续的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4. 结转成品成本至库存与销售:

•库存商品账户:当产品完工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入库时,将完工产品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结转至库存商品账户,借记“库存商品”,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在产品销售时,按照实际销售数量,将对应库存商品的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这样,销售收入与对应的成本同步确认,反映在当期损益表中。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结转成本的分配应基于成本的直接性、选择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合理处理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成本分配,以及准确结转成品成本至库存与销售。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有助于企业正确计量产品成本,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7/2/8742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