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区别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到这个问题,在这里发表一些拙见
首先我们要拆开一一解答!
1,我们要了解怎么界定古典礼仪和现代礼仪?
我泱泱大中华,具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文化核心就是礼的丰富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礼仪文化的内动力,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文明发展史。我们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礼学文明”,都称之为古典礼仪。而新中华成立之后的,我们界定为现代礼仪。
2、再谈古典礼仪的重要性?
简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万物都有根,根源在于古典文明,才延伸到如今的现代文明!所以说,现代礼仪是由古典礼仪衍生而来的。想要学好现代礼仪,必将先要了解古典礼仪。
中华古典礼仪发展对于中华儿女的重要性: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3000年前,周公制礼作乐,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经典,更是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深远。
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些动作叫礼。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着祖先传给后人的话语。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而反观现代礼仪中,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中华古典礼仪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在未来,中华文明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能否在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强势的本位文化,这无疑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它的精华发扬光大,对于本位文化的兴衰至关重要。
所以说: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表徽,是国家强大的根本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