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包括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7
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除了重点人群,还有服务的对象,这些人群分别是: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辖区内常住居民和社区所辖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
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
除了重点人群,还有服务的对象,这些人群分别是: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辖区内常住居民和社区所辖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社区所辖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等等。
健康档案的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
2、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考摩托车驾驶证需要什么
下一篇:大学要读几年才能毕业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