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备案制和事业编制有什么区别事业单位备案制
事业单位备案制怎么考?
1、个人报名。报名人员登陆指定的报名网站报名
2、单位初审。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前一天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结果。
3、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
4、笔试。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5、面试。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备案的面试方案组织实施,面试方案的备案应在面试前一周完成。
6、考核体检。考核、体检工作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7、签合同。双方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
事业单位备案制和事业编有啥区别?
事业单位备案制和事业编区别如下,备案制和事业编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备案制是合同制,体制外的,并不是正式的。而事业编制就是编内的,体制内的,是正式的。事业编制,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而备案制的经费来源是由单位开支的。
事业单位录用备案流程?
1.用人单位确定拟录用人员;
2.拟录用人员在原招聘信息发布的范围内公示不少于7天;
3.用人单位填写《事业单位录用人员备案表》,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4.用人单位将审核后的《录用备案表》报送相关人力资源社会局备案;
5.用人单位与录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到相关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备案制管理和正式在编的区别?
一、稳定性不同
单从备案两字来理解,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后补、替补”的意思。备案制和事业编一样,意味你拥有一份非常稳定的工作,除非违法,否则一般都不会被解聘。合同制与聘用制就不一样了,单位不用你了可以随时解除解除劳动合同,相对来说,备案制要更稳定。
二、工资待遇不同
1、和事业编在待遇上一样。即“在公开招聘、职称考评、岗位聘用、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管理使用等方面,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2、五险二金,保障优厚。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过去事业单位改革推不动的一大原因就是养老保险的问题,现在全部参保,解除了后顾之忧。
3、效益好的单位待遇会更好。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后,事业单位在用人方面享有更多自主权。主要体现在可以自主制订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自主组织竞聘上岗和人员聘用管理;自主确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效益好的单位福利待遇优渥。
4、工作更加卖力。“混日子”总归是比过去要难了。改革后完全按照各种考核业绩、业务量、质量、满意度等确定工资待遇,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真正实现收入与绩效挂钩,收入与能力挂钩。这也是去编制化的意义所在。
编制备案制人员是什么意思?
单从备案两字来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后补、替补”的意思。要深刻理解备案制的意思,就需要连同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合同制也要搞清楚。备案制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比合同制好,比聘用制稍差,但是待遇来说和事业编制是没有区别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