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30年的文学主潮是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6
建国后30年的文学主潮如下:文学思想空前政治化。这一时期“五四”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相关介绍一、30年代文学的整体特征:1.是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2.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3.是左翼文学

建国后30年的文学主潮如下:

文学思想空前政治化。这一时期“五四”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

相关介绍

一、30年代文学的整体特征:

1.是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2.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

3.是左翼文学及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并存的文学时代。

二、30年代主要文艺思潮

1、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代表性人物: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人,文艺思想本质上是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2、左翼文学思潮,既是一种文学思潮,也是一场以文学为手段,具有鲜明政治目的革命运动。它以组织化的文学政治活动推动文坛格局的变化。

倡导革命文学的两个重要社团:

太阳社:1927年秋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蒋光慈、钱杏邨等,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

后期创造社:1928年1月《文化批评》创刊,标志着后期创造社活动的开始。代表人郭沫若、冯乃超等,倡导“革命文学”。

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左联是文艺界进步作家的统一战线,是党直接领导的文艺团体,支持革命运动,揭露黑暗。

“左联”成立的影响

1.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剧联、中国诗歌会使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

2.密切了文艺与革命的联系,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

3.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进行了三次规模很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

4.对革命文学初期创作中的错误倾向,特别是“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进行了批评、清算,贡献了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精神。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6/2/6103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