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作有归属感吗
我就有从国企主动离职出来的经历。
本人大学毕业时,因为成绩好,被一家央企湖南公司看中,留在了长沙总部组织人事处,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干部培训等一些杂事情,会计专业改成人事管理了。
从此,在这家央企子公司连续工作了13年,分别干过经营开发部、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项目部主管会计、分公司财务经理、外派财务经理等职位,离职时是总部审计主管。说实话,那时候在公司里,也是小有名气的——最年轻的子公司工会主席、第一个科班出身的会计专业大学生,公司第一届青干班学员等,曾经也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既然混得风声水起,前途一片光明,那为什么又要辞职呢?促使我离职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对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不满,名义上是公开竞聘,实际上暗箱操作:期间也曾参加公司两次竞聘,两次都在十几个人中名列第一:一次是竞聘房地产公司的运营开发部经理,集团领导不同意;一次是竞聘集团本部审计部副总经理,我也不知道谁不同意,反正我和第二名都没上,第三名上去了,这些都让我感到失望。
二是我那个国有企业是老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分派站队非常严重。而我性格直率,想法单纯,年轻冲动,持才自傲,又经常讲真话实话,也不知道怎么站队,关键没有本钱去送礼讨好领导,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哪个领导的喜欢。领导只用他的人,他的人,再年轻,再没有能力,都是火箭提拔。在那里,背后没有靠山,能力再强也没用。
看透了一些事情和人后,加上自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一气之下,提交了辞职报告,离开了工作13年的企业。
出来后,在网上和人才市场投简历,参加各种招聘会,一个月后,有幸被一家民营医院集团公司董事长看中,成为这家民营医院集团的财务总监,当时我是没有一点信心的,那是我两个转变:从国企到民企的转变,从施工企业到医院行业的转变。借董事长一句话:二十几个人竞聘,比你有经历的大有人在,我看中你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积极上进的态度。他很敬佩农村读书出来的学生。不过事实也证明我没有让他失望,财务管理工作让他非常满意。只不过后来还是因为管理理念的分歧我们最后分道扬镳。我们现在还经常联系,讨论业务方面的事情。
不过,人生有很多讲不清的事情,兜兜转转,六年前我又回到了另外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可能觉得国有企业管理各方面还是规范很多,自己职业风险可控。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