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教历史人物
巴孛(Báb)在1844年5月23日宣布创立巴哈伊教,他的信仰最初局限于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后随着巴孛的去世,巴哈伊教迅速扩散至亚洲和非洲的十三个国家。巴孛的追随者在巴孛于1850年在大不里士城被处以死刑后,继续推广信仰,尽管经历了迫害和屠杀,巴孛的遗骨至今仍被埋葬在海法湾畔,成为巴哈伊教的重要圣地。巴孛被视为巴哈伊信仰的先驱,他的著作引入了“神的显示者”这一概念,即即将降临的弥赛亚,巴哈伊信仰的创始人巴哈欧拉的身份。
巴哈欧拉(Bahá'u'lláh),原本名为米尔扎·侯赛因·阿里,是巴孛的早期追随者之一。他声称在1863年于德黑兰的地牢中受到启示,成为巴孛所期待的先知。此后,巴哈欧拉经历了从波斯到奥斯曼帝国的流放生活,最终在以色列的阿卡去世。他的陵墓是巴哈伊信徒每日祷告的方向,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成为巴哈伊信仰的主要神学基础。巴哈欧拉的著作暗示着所有宗教所预言的圣使即将来临,这一预言适用于各个宗教背景的信徒。
阿博都·巴哈 (Abdu'l Baha) 是巴哈欧拉的小儿子,被任命为巴哈伊的领袖,负责解释巴哈欧拉的著作,并指导巴哈伊信仰的发展。在父亲被放逐和囚禁期间,阿博都·巴哈一直跟随,直到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期间才被释放。获释后,他广泛旅行、演讲、布道,传播巴哈伊信仰。
守基·阿芬第(Shoghi Effendi)在阿博都·巴哈的遗嘱中被任命为巴哈伊的“圣护者”,负责监督巴哈伊信仰的全球扩展。他一生致力于翻译《巴哈伊文选》,发展巴哈伊世界中心,建立管理结构,并回应世界各地的询问。守基·阿芬第在1957年去世,没有指定继承人。巴哈伊管理机构包括“世界正义院”、“灵体会”和“理事会”,其中“世界正义院”是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管理机构,由选举产生的九名成员组成。
巴哈伊教在巴孛、巴哈欧拉、阿博都·巴哈和守基·阿芬第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建立了选举产生的管理结构,包括地方、地区和国家层面的管理机构,以及全球性的最高管理机构“世界正义院”。巴哈伊教没有教士阶层,强调信徒之间的平等和团结,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正义。
扩展资料
巴哈伊信仰(旧译大同教)由巴哈欧拉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伊朗,其著述言论构成了被认为是满足人类现阶段、即迈向成熟阶段之需要的最新启示体系。它的最高宗旨是创建一种新的世界文明,真正实现人类大同。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巴哈伊”是指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信仰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最为年轻,在新兴宗教里发展得也最快。目前,巴哈伊分布于全世界235个国家和地区,出自2100多个种族和部落。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