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考研大纲
因为同样的科目,不同学校的考试大纲可能会不同,建议首先到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进行查找,一般考试大纲会单独列出,也有可能附加在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中。
以下列出的是天津大学839物理化学考纲,仅供参考。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 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3. 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如何测量)。能正确使用常用物化仪器(原理、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重点部分)
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22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pVT 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 W、 Q、 U、H、 S、 A 与 G 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
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 (~18 %)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 化学平衡 (~10 %)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 Gibbs 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的原则。
4. 电化学 (~10 %)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Nernst 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 统计热力学 (~6 %)
Boltzmann 分布;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式;双原子平、转、振配分函数的计算;独立子系统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Boltzmann 熵定理。
6. 化学动力学 (~15 %)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
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10 %)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 Laplace 方程; Kelvin 方程与四种亚稳态;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8. 实验部分( ~10 %)
1) 恒温槽的调节及粘度测定; 2)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3)反应焓的测定; 4)平衡常数的测定( ZnO 与 HCl 水溶液反应); 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萘-苯系统); 6)二元完全互溶液体蒸馏曲线(乙醇-正丙醇系统,阿贝折射仪); 7)二元凝聚系统相图; 8) 原电池热力学(电位差计的应用); 9)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KI 催化剂); 1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仪的应用); 11)表面张力的测定(气泡最大压力法),以上实验的原理及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计算题 60%,概念题 30%,实验题 1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