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6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译文】:

五脏精气的盛衰常常可以从人体头面七窍反映出来。

肺气通鼻窍,肺功能正常,鼻子才能闻到各种气味;

心气通舌窍,心功能正常,舌才能辨别各种滋味;

肝气通眼窍,肝功能正常,眼睛才能辨别各种颜色;

脾气通口窍,脾功能正常,口中才能辨别各种味道;

肾气通耳窍,肾功能正常,耳朵才能听见各种声音;

五脏的功能失于调和,与其对应的七窍就不能正常地发挥功能。

心开窍于舌

心之经脉与舌根相连,心气上通于舌,心的生理和病理表现,可由舌反映出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人体血脉系统的功能活动是由心主持的,血脉周流是否通畅,与心气的强弱密切相关。而观察血脉的功能状态,医生可以摸脉,而一般人从面色上就可以观察出来。

《黄帝内经》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一般我们都会说清肝明目,将肝和眼睛放在一起,可见二者联系是比较大的,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如果肝血不足,会出现两眼昏花。

视物不明的情况,如果肝经火盛,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眼红肿痛,肝阴虚,那么眼睛干涩模糊,肝气郁结过久的话,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6/2/2706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